外企or内资,该如何选择?

思齐俱乐部


外企已经没落了......


虽然大家都唱衰外企(其实我也唱衰),但我还是想劝很多非资深医药人,若果有机会去外企发展一下的,请一定要抓住机会。等你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内企还是外企再做选择!


01

薪酬和福利


这个其实是很多人选择外企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企的底薪一般比较高,有良好的薪酬架构,包括五险一金交的基数也高,还有商业保险,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储蓄计划啊,每年的体检啊等等。


同时外企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比较到位,像笔者之前在的L司,各种节日都会有相应的活动,还会组织篮球赛之类的,而且在一二线城市当地还会有工会,重大节日会发礼品,当地的工会负责人也经常会组织一些旅游啊,聚餐啊,这样的活动,来促进不同产品组同时之间的沟通交流。


国内企业在员工待遇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少数公司和可以和部分外企看平,但整体来说国内企业的待遇还是和外企有差距的,尤其在其他的福利和人文关怀上面投入很少,工会你就不要想了!




同时有的国企领导有很大的权利和随意性,如果对员工不满意,是会克扣员工薪资的。但这种事情在外企是几乎绝对不会发生的,在外企如果你让老板不开心,你就得小心你的市场费用和明年指标问题了(还不如扣工资呢。。。。。。)


02

你去了内资也不一定能升职


很多在外企工作两三年后,看各种外资条内资,然后升职加薪的消息,每次都很激动,寻思自己是不是也该“跳一跳”。


但是,我们是医药人,得学会思考。


现在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频繁,尤其近几年在外企大佬都频繁的像国内企业流动,这样的举动貌似起到了示范作用。


从去年到现在,有很多外企高层流向了国企,例如今年P司的Dr.Wu就去了一家最近很火的肿瘤企业(笔者有好朋友在那个公司,这个公司很多员工都是从外企跳过去的)就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我想说的是然并卵,高层从外企到国企,要么是在外企遇到职业瓶颈,去了职业能突破(这和咱们从代表升主管是两个事),要么是在外企是打工的,国内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去了就给股份(这个在官方新闻上,就会说是为了梦想)。



而像我们基层的销售和一线经理,已经过了去了就能升职的黄金期,前几年或许可以,现在过去顶多给你升个tittle,回头你在去外企找工作,这个tittle外企还不一定承认。


总结原因就是国内企业这几年发展的很好,外企人员不会像前些年基本不考虑国企,内企和外企之间不再是单向流动的关系,但由于外企基层员工数量最大,供需关系逐渐平衡,外企的销售也不再像之前那么受优待了毕竟物以稀为贵!


03

培训制度


培训方面一直是外企的优势,无论是基层销售的销售技巧(虽然很多外企都是买的上世纪那个老掉牙的销售技巧培训视频,一对夫妻都是代表那个,有共同遭遇的请举手)和演讲技巧;以及基层管理者关于员工管理,时间管理,市场分析方面的培训相对大部分国内企业都是完善不少的,同时每年都还有进阶培训,还有各种俱乐部组织的学术活动。


可以说,如果一个代表能从基层做到地区(大区就不敢想了),会受到一个非常完善的培训,这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现在部分国企对培训也是相当重视,也会从外企挖走相关培训人员,但毕竟人员好挖,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还是需要时间去完善,相信国企也会越做越好。




虽然外企培训现在有优势,但笔者认为医药环境变化迅速,外企的培训严重滞后脱节,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支持“培训无用论”,希望外企的培训老师能多了解基层,改进一下教材。(至于内资,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了)


04

划重点:职业发展


外企的很多产品是原研药,很多产品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临床实验,同时有各种指南背书(一般指南推荐的通用名都是以原研药为标准的),所以在学术方面支持很大。


而且单把这些临床实验和指南讲明白就是对代表学术能力的很大提升,在现在学术能力越来越重要的大环境下,外企对代表学术能力提高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内企很多产品仿制药,虽然有的内企有自己的实验数据,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都是用原研产品的实验数据去做推广,同时对代表的产品培训没有外企的具体和全面(没办法,因为有的国企主管确实学术能力不强),所以从职业长远发展看还是外企更好一些。


05

小结


虽然现在大的环境是内进外退,但我建议首选还是选择外企,其次是正规的大国企。尤其对刚踏入行业的年轻人,你们可塑性还是很大的。


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父母是内资药企的高管或者总裁,还是建议直接去内资就可以了。

关注“思齐俱乐部”

回复以下关键字

市场丨销售丨准入

SFE丨培训丨职场丨药企

曹典君丨栋哥丨Joe丨刘唐

爱可乐的仓鼠丨六小西丨多吃肉少喝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会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