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好,吃肉有讲究!这6个时候,最该吃足肉!

青岛卫生计生官微

对于消化不好的人群来说,肉类是他们想吃却不敢吃的食物。然而,肉类除了美味,还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2,、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铁、锌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长期不吃肉,容易引发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降低等问题。此外,缺营养还可能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消化不好的人只要做到以下3点,就可以放心吃肉。

消化不好,吃肉三个讲究


第一,首选容易消化的肉类,比如鸡肉、鱼肉,它们肉质细腻,脂肪较低,比较容易消化吸收。


红肉富含血红素铁,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也应适量食用。需要提醒的是,畜肉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容易消化,消化不好的人应少选肥肉含量高的排骨、五花肉、肘子肉等,应选里脊、后臀等部位。也可以适量食用动物内脏,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弥补日常膳食的不足。无论选择哪种肉,尽量选新鲜的,少吃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制品。


第二,尽量选择蒸、煮、炖等烹调方法,避免高温煎炸。


一方面肉类经过煎炸,不仅损失营养成分,也会因为额外的食用油而增加热量;另一方面,高温煎炸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危害人体健康。烹调时少放盐,食用前除去浮油,有助减少油盐摄入。可将肉类切小切碎后再进行烹煮,如切成肉丝、剁成肉末炒菜或做成菜肉粥等,也可以做成肉丸子,或者将肉末和鸡蛋一起蒸,做成肉末蛋羹,还可以做成肉松,吃时夹在馒头中或者放入粥里。动物肝脏可以碾碎做成肝泥,营养密度高且易消化。


第三,控制食用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每天食用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可以分到三餐或者两餐中食用,每次不宜贪多。宜搭配蔬菜、豆类等一起食用,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6个时候最该摄入肉类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40~75克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和40~50克蛋类。肉的选择上,提倡吃瘦肉,肥肉可以吃,但要控制量,而以下6个时候是最该摄入肉类的。


缺铁性贫血期。


缺铁性贫血虽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一般情况下是由饮食不合理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增加瘦牛肉、瘦猪肉、瘦羊肉的摄入。


生长发育期。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素的需求量高于成年人,膳食中不能少了肉类,以保证蛋白质供应。为延缓肌肉衰减,老年人也要保证肉类的充足摄入,推荐吃瘦肉、海鱼。实在不喜欢吃肉的话,要喝奶、吃鸡蛋。


孕期。


此时的女性营养状况不仅关乎自身健康,还影响胎儿的发育。从孕中期开始,胎儿生长发育加速,营养需求增大,建议孕妇在这个阶段每天增加50克动物性食物,比如鱼肉、禽肉、蛋类、瘦肉等。到了孕晚期,每天应增加125克。如孕妇肥胖,患高血压、糖尿病,则应在医师指导下饮食,不要盲目进补。



哺乳期。


妈妈营养好,乳汁才会好。动物性食物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建议此时每天增加80克的动物性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妈妈饮食过于油腻,乳汁脂肪含量就会升高,宝宝比较容易长胖。


减肥期。


很多人认为减肥时不能吃肉,这是错误的。由于不吃肉,一些女孩虽然暂时瘦下来,却会造成皮肤黯淡松驰,得不偿失。建议减肥者不必减少动物性食物,白天适量吃些瘦牛肉、去皮鸡肉等脂肪含量较少的肉类,晚上少吃。


健身期。


肌肉纤维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长时间运动会使肌肉处于分解状态,如不及时摄入充足优质蛋白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就练不出好身材。有些人在健身时大量吃肉和蛋白粉的做法也不可取,会给身体带来沉重代谢负担。


文章来源:人民网健康  图片来源:摄图网,版权与荣誉属于原作者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联系邮箱:qdwsjswx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