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又一款儿科神药走下神坛!请谨慎对待宝宝用药!

医药汇通


对于很多妈妈来说,蒲地蓝这个药名一定不会陌生!从怀孕开始,孕期、哺乳期、到宝宝生病,蒲地蓝真是无处不在!


乳腺炎,来一盒

发烧感冒,来一盒

呼吸道感染,手足口,也来一盒!

自从有了限抗令后,蒲地蓝已成为抗菌、消炎治疗领域的一匹黑马。曾有人表示:

流感肆虐的非常时期,如果你不幸中招去看医生,十个有九个会给你开蒲地蓝;

尤其是在儿科,蒲地蓝似乎成了感冒治疗的标配;

而对于孕妇这些特殊群体,也是有不少医生会处方蒲地蓝。


因为迷信中成药“副作用小”,加上“口口相传”,很多人并不会真正仔细的去看药品说明书,就把蒲地蓝当成心目中的神药。


可是就在10月29日下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追风透骨制剂和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77号)》。

公告明确指出,蒲地蓝消炎制剂,孕妇和过敏体质儿童、脾胃虚寒者慎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蒲地蓝的成分和不良反应说明?


说明书修改后

【不良反应】项应包括:

该制剂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乏力、头晕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


【禁忌】项应包括:

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此外,【注意事项】应包括:

1.孕妇慎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症见腹痛、喜暖、泄泻等脾胃虚寒者慎用。


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明星儿科药被叫停,这说明举国上下都在对儿童用药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好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限令颁布之前,有很多孩子不明不白的吃了很久的明星药,突然被告诉:其实不安全,不能吃!这心情简直了!


被药监局列入“黑名单”的儿科药品

“黑榜”名单

丹参注射剂

双黄连注射液

艾畅和吗丁啉

柴胡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匹多莫德制剂

注射用赖氨匹林

生脉注射液

含可待因药品

感冒清制剂

除了这些被拉黑的药,我们还是要呼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尽量不要给孩子用!!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4岁以下的儿童中,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亦是儿童用药不当的常见后果。


2012年文献《医院药师在儿童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浅析》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000例儿童死于用药错误。而导致不当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儿童专属药物的长期短缺。


今年3月底在北京举行的2018中国儿童安全用药大会,指出目前我国儿童依然面临着生产厂家少、品种少、适宜剂型少的“三少”局面。


01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儿童用药不是他的体重是我的1/10,我就应该用1/10的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更是在采访中表示,“儿童有特殊的生理状态,绝对不是大人量减少一点就是儿童用药,儿童用药安全性,要比我们成人重要的多得多。


儿童与成人相比不只是个子小、体重轻,本质区别则在于他们机体的许多脏器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善啊!他们对药品的适应性,代谢和毒理要求,当然更加苛刻。


02

孩子生病,儿童专用药是首选

2010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针对0~12岁儿童的疾病,提供了240多种基本药物的使用信息。我国在2013年也出版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用于指导儿科临床的合理用药。


儿童专用药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药品通用名中必须包含“小儿”或“儿童”字样,或说明书功能主治或适应症描述仅限为小儿或儿童适用的药物,如“小儿布洛芬栓”。


■药品的剂型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如栓剂、滴剂、溶液剂、泡腾剂、颗粒剂等。


■药品的规格必须符合儿童给药剂量、疗效和安全性,严格避免成人药物儿童分服的情况发生。


■药品的口味决定了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专用药更应注重对药物口味的考量。


03

孩子感冒,尽量不要用复方制剂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感冒药,多数都是复方制剂,意思就是一个药里含有多种成分,可能同时含有退烧,止痛,缓解咳嗽等等成分。当我们把复方感冒药和别的药一起使用时,就有可能造成某种成分过量。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规定,禁止2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同时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


04

服药的剂量,要严格遵医嘱

尤其是年纪小的宝宝,用药的剂量常常是要精确到毫升。这类药通常都会配量杯,千万不要怕麻烦就不量,根据经验毛估估。


如果是片剂需要分剂量,最好是先把片剂溶于水,再用量杯或者注射器来计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都提到了儿童用药立法的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我们由衷希望关于儿童用药的法律和监管能早日健全。在此之前,保护孩子更多的还是要靠医生的专业和家长的细心。


为了孩子的健康,请一定要科学用药,谨慎用药,安全用药!


部分资料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观察者网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删除。

医药汇通

每一次分享都想与你同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