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药交会 昆中药精品国药荣登家庭常备药排行榜
亮相全国药交会,六百年老字号展新貌
六百年老字号昆中药,携精品国药系列产品,在12月4日药交会上一亮相,便聚焦了众多目光!展位整体风格简介大气,充满时尚和科技感,同时昆中药全新升级的品牌形象又增添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底蕴,金色“昆中药-1381”logo,在紫色的背景衬托下,突出企业中医药发展紫气东来之势,传达“一脉相传六百年”的品牌文化价值。一系列精品国药的展示与陈列更彰显了精品国药的底气!
展位前人头攒动,前来咨询的客户络绎不绝,展位上的工作人员热情而细心地为客户解答着一个个关于企业文化、历史、产品、品牌的疑问,身穿昆中药黄金组合“痰咳双星”衣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与展位上的客户合影留念,同时,展位上设置的“精品国药昆中药品牌推广互动区—扫码答题,有奖竞猜”活动更是助推了现场观众的热情,大家拿着手机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领取奖品,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了昆中药600余年的发展历史和黄金组合产品,也进一步向大家传递了中医药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秉承匠心造品牌,黄金组合显口碑
“自从政府实施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的新政以来,我国医药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家庭常备药品’作为药品销售的重要类别之一,正越来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在药交会发表的“中国家庭常备药品20年大数据分析”的主题演讲,道出了“家庭常备药品”的重要性。为此,家庭医生在线联合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面向62个城市和乡镇、89200个样本的当期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网民的线上投票,遴选出15个品类的“中国家庭常备药品”,向老百姓进行推荐。
昆中药生产的“清肺化痰丸”“止咳丸”两个产品,以其道地的药材配伍、确切的疗效、消费者口碑,入选排行榜,被评为中国家庭常备止咳药上榜品牌。昆中药OTC营销中心总经理金怀云先生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等行业媒体采访,昆中药OTC营销中心市场部总监吴建亮先生参加颁奖典礼。
清肺化痰丸,是昆中药创制于清光绪年间的全国独家产品,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在宋代《和剂局方》“三拗汤”和明代《景岳全书》“清气化痰丸”两代精华方的基础上升华而成,为清肺养身的首选产品。
止咳丸,是昆中药在1908年创制的全国独家医保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为中医大家翟玉六家传秘方,源于宋代“苏子降气汤”“定喘丸”,止咳更治咳,是百年传承的止咳良药。
擦亮中医药名片,六百年老字号的底气在哪?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17年春节团拜会习大大开篇引用王维的诗句,意为草木不断向外生长,可以预见春天满山的青翠。同理,中医药要迎变革的春风蓬勃发展,追根溯源是药材,道地药材是做好药的关键,只有源头做好了,药效出来了,中医药这张名片才能打得响亮!
昆中药“精工修合丸散膏丹,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的古训道出了传统国药精品之所以疗效独特,不仅因其药材品质和精妙配方,炮制、生产技艺也甚为关键。坚守“毋减毋糙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企业精神,秉承“大药厚德、痌瘝在抱”的企业使命,一代又一代昆中药人继承和抢救传统技艺。2014年,“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昆中药老药工张元昆于2018年5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云南简称“滇”,晚三叠世时,古地中海特提斯海东海海潮退去,后喜马拉雅运动地壳上升,横断山脉崛起,最终形成了“云南高原”,云南高原大地万物相生,自成一体,高山骈列,水域奔流,奇险秀稀皆齐备,林木药材蕴天地之气,云南是一本失落在高原上的圣经,也是一本活着的“神农本草经”。云药起源恒古,得天独厚,自古便是入药的上乘,三七、灵芝、重楼、云茯苓、天麻、虫草纯然天物,为药材翘楚,因纯净天然的高原地域气候培植,更显纯原毓秀。
源清,则药明。坐落于滇池湖畔的昆中药,传承638年历史,遵循《滇南本草经》,采高原地道药材,遵法炮制,天地大美而不言,潜心修和精品国药。通过近20余年的努力,昆中药与省内外多个道地产区如红河、大理、陇西等地药农合作,累计开发南板蓝根、桔梗、白及等30多个中药材品种种植,规模达6万多亩,其中包含标准化种植基地51个,产地初加工基地23个,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及初加工基地还在持续扩大。如今,昆中药已形成40亩南坝生产和办公基地、80亩呈贡生产和培训基地、170亩马金铺新厂区等道地药材专业加工提取区。
坚持标准化道地药材种植和培育,秉持匠心坚守传统工艺,六百年老字号昆中药,铸造精品国药,服务健康生活!擦亮中医药这张名片,我们矢志不移!
链接:
全国药品交易会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医药制剂、健康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交易会。 作为国内医药制剂、健康产品及相关技术的服务贸易、信息交流平台、合作对接和学习的平台,全国药品交易以“医药科技创造健康未来”为理念,以推动中国医药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外延扩张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标,成为我国医药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品牌盛会。
文|杨娇
图、编|余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