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爱这3类人你是否在其中?增加骨密度认准同仁堂盖尔新胶囊!
骨质疏松,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医疗费用的疾病。
《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指出,我国至少有近7000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
得了骨质疏松,初期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往往到骨头受伤断裂或者骨折时才会发现。此时,骨质疏松早已悄悄的夺取了我们的骨骼健康。
一、骨质疏松症
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隐患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中国庞大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隐形杀手”。除了50岁以上人群、绝经后妇女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之外,某些慢性病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
有研究显示,慢性肾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肿瘤等慢病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疏松。
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
但据数据统计,50岁以上骨质疏松的患病知晓率仅为7.0%,40-49岁患者的知晓率更低,仅为0.9%,形势严峻。
2、引发全身骨痛、影响心肺功能
骨质疏松会引起慢性的全身骨痛,以腰背痛为主,使中老年人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差,进而影响到心肺功能(活动少,心肺功能将越来越差),带来更严重的疾病隐患。
3、胸腰椎椎体变形、驼背、变矮
严重的骨质疏松,会造成人体胸腰椎椎体的变形,身高减少,腰背变驼。如果您的身高比年轻时降低了3cm,可能预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二、骨科专家的“健骨绝招”
骨骼问题其实可防可治,只要“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就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等疾病风险。
足量的科学运动
对年轻人来说,足量的运动可以获得更高的骨量储备,并能有效避免年老后骨量丢失速度过快。虽然老年人运动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可以减缓受力部位骨量的流失。
专家建议,储存骨本、减缓骨质流失,要从年轻时做起,40岁前要开始多运动。但是,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无法改善骨密度的运动:骑脚踏车、游泳等。
有助增强骨密度的运动:荷重的有氧运动。
老人可以快走,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可以快走慢走交替循环。对于已有骨折风险的人,则应避免跳跃、脊椎前弯、搬运重物。
从食物中补充钙和维生素D
预防骨质疏松、强健骨骼,一定要注重从饮食入手。
补足钙:骨骼“支撑者”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钙量:
1、成年人每日摄入钙量要达到800毫克;
2、11~14岁、孕中期、50岁后每天摄入钙量不低于1000毫克;
3、女性孕中期需保证每天摄入钙量为1000~1200毫克、哺乳期1200~1500毫克;
4、所有人群每天的钙摄入量都不超过2000毫克。
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
牛奶是含钙最丰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的首选补钙食物,建议每天喝液态奶300克。除此之外,绿叶蔬菜、三文鱼、沙丁鱼、奶酪、豆腐也含有钙。
补足维生素D:骨骼“加油站”
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
人体中10%的维生素D是通过食物获得的,推荐蛋黄、蘑菇、瘦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坚果等。
学会每天晒足太阳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们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
新野县人民医院骨科简介
骨科经过历年的发展,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有手术用C型臂,对各种骨病、骨折、骨肿瘤及颈肩腰腿痛病症诊治方法独特,疗效好,同时开展了”颈胸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腰椎骨折钉棒内固定术,全髋关节及膝关节置换术,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填补了我县骨科数十项手术空白,是本县骨科界一颗璀璨明珠。
骨科病区开展各部位骨折创伤、骨病、感染、肿瘤等的救治,具体如下:
(一)常见骨折创伤、骨病的救治:
1、人体各部位骨折创伤的保守及手术治疗:在坚持发展传统的手法复位夹板及石膏固定技术的同时,逐步引进AO组织所推荐的骨折治疗技术,使肢体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和国际一流水平接轨,并紧紧跟踪其技术进展。
2、常见骨病:骨质增生(骨刺),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关节骨性关节炎及各部位劳损等。
(二)脊柱外科:
开展胸椎、腰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术,高风险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减压术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形成保守(药物、根管封闭、硬膜外冲击疗法、三维腰椎牵引等)及手术的系列疗法。
(三)关节置换:
开展了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技术。
(四)疑难危重病:
多次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包括手术中)、重症脂肪栓塞综合症病人。成功开展高龄手术:93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87岁高龄的人工半髋置换术等,开展骨盆骨折内固定等复杂手术。
地址:病房楼12楼
科室电话:0377--66260201
投稿邮箱:
【nyxyrmyy@163.com】
期待您的来稿!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本图文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统筹:林楠 编辑:陈波 邓晨阳
请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