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边疆百姓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上海“组团式”卫生援建被国家卫健委点赞
让边疆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卫生健康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有关情况。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了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的做法和成效。
上海卫生对口支援首创“组团式”工作法,注重顶层设计,动员全市力量,“一盘棋”部署。在先后助推新疆喀什二院、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实现“创三甲”目标后,按照“中央要求、当地需求、上海所能”相结合的原则,持续精准施策,组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20家知名三甲医院,发挥特色专科优势,与受援医院签署了“以院包科”合作协议,援受双方进一步明确责任和职责分工,打造一流临床医学诊疗中心,并在2家受援医院分别建立了上海院士工作站,帮助受援医院由“创三甲”向“强三甲”目标迈进,加快实现医院跨跃式发展。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上海采取“管理干部+技术人才”的选派模式,从三甲医院选派了234名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赴2家受援医院开展为期一年或一年半的支援工作,又选派8名管理干部在当地卫生健康委和受援医院的领导岗位任职,为受援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援派专家带教、开展远程教学等方法为受援医院培训医务人员1.2万余人次。两家受援医院先后选派368名专业技术骨干赴上海进修学习。上海共派出约560余名专家到受援医院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巡回医疗等活动。复旦大学为新疆喀什二院培训51名在职研究生,2家受援医院都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上海努力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受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上海与受援医院持续开展远程诊疗服务,开展远程医疗咨询238例,远程病例讨论200多例,节约群众就医成本,方便群众就医,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
以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为例,截至2018年底,该医院总门诊量为14.2万人次,总急诊量近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2.22%、138.48%。
在上海专家的指导下,2家受援医院共申报国家自然基金3项,填补自治区技术空白89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6篇。
在这2家受援医院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后,又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怎么由一个“高峰”带动一片“高原”?上海充分发挥2家受援医院的龙头作用,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带动当地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目前,2家受援医院与当地4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署了医联体协议,为医联体成员提供医疗技术支持、人才培养、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作者:通讯员 潘明华 记者 唐闻佳
编辑:朱颖婕
责任编辑:樊丽萍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