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围城:“药占比”20年之怪现状(四)
来源:王晨
导语:所谓“药占比”,是指药品及卫生材料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比例。此番取消药占比考核的信号,于1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的政策吹风会上传出。当天与会的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表示,新一轮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使用了合理用药的相关指标,取代了单一使用药占比进行考核。”
药占比,后续医改政策的障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30%的药占比红线不但在被监管者的层面屡屡被突破或绕过,即便在政策制定者那里,也居然构成了一种障碍。
“不得以药占比为借口不执行”,成为近年医改政策中频繁出现的词语。
2018年,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开展抗癌药品医保准入专项谈判,17种抗癌药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抗癌药品价格较高,为防止医院限于药占比控制而弃用这17种抗癌药,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特地制定了实施细则,强调这些药品不纳入药占比考核。
2018年末,国家医保局推出的另一项新政——“4+7”带量采购中,也特地附加提出,带量采购的中标药品不纳入药占比考核。
取消药占比,首先感到轻松的是医院。针对疑难病症尤其是肿瘤癌症,医生们在开药上不会再那么小心翼翼了。即便如此,医院也不敢进太多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因为医保总量控制并未改变。“价格高的药,还是会占医保大盘子中的比例。”
多年来习惯从政策缝隙中寻找生存机会的医药代表,则承认此次取消药占比后,药费难以有大的增长。
在医药代理商看来,近年来国家打压药费的政策异常严格,而且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懂行”了。比如,在上一轮药占比控制中迎来畸形发展的辅助用药,下一步将面临严格管制。
2018年12月,国家向回扣巨大、效用有限的辅助用药领域开刀,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令各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年度使用金额由高到低,上报不少于20个通用名的药品目录,国家将据此制定辅助用药目录。此份目录相当于未来医院用药的负面清单,目录内的药品将成为重点监测对象,用量和价格或将面临大幅调整。
2019年春节期间,一份国家卫健委药政司起草的“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评价”的函件在业界广泛流传,函件提出一个大方向:逐步实现对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用药监测。业内猜测这将是辅助用药面临的又一杀手锏。
但对于未来,院长依然没有多大的把握,他的短暂的轻松很快就被忧虑取代:取消药占比,只是叫停了一个走向畸形的旧政策,但未来如何合理用药,依然是一个漫长的、答案不明的过程;在国家对公立医院的不合理用药进行诸多限制后,医院能否能找到合理的盈利方式?如果医生的收入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当前的新政策最终是否又会像药占比考核那样,演化为无效乃至而畸形的结果?
这仍是公立医院院长们脑中,一道绕不过去的问题。
变革中前进,名扬与您共渡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