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六大常见治疗误区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目前我国成人患者已达1.6亿之多,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着“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现象。有些高血压病人吃药以后往往满足于血压值的降低效果,但未达到目标值。那么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误区都有哪些呢?
老年人的血压增高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年轻人相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老年人高血压降压目标为收缩压降至<150mmHg。指南又指出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但这一点在国际上有分歧,因为已经处于老化的心脏和血管更需要保护,老年人须要有和年轻人一样的血压水平。相同水平的高血压值对于老年人的危害性要大于年轻人。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血压降到正常了就应该停药
等到高起来再服药
血压降到正常,只能说明药物的效果,不能说明高血压已被治愈。高血压通常须要终身坚持服药。血压稳定地正常以后,有时在严密观察下可以谨慎地小量减药,但不宜停药。否则,多数情况下血压会反弹。
“不要老是吃同样药物,以免失效。”具有这样观点的病人常主动地不断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其实这是不对的。选择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包括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导致血压波动。
尽量不吃或少吃药
觉得“是药三分毒”
确实,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药不正确会带来问题。但请大家放心,经过严格审批上市的药物,基本上都是安全有效的,不必过虑。吃药犹如生病,都不依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客观的存在,一切根据需要来决定。只要需要,我们就应该在医师指导下吃药。
这只能适用于部分病人,而且限于在严密观察下小量谨慎地试探性减药,停药往往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