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医疗,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医改导向

汤阴医保中心
健康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占全球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健康问题,理所当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对世界范围内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中国的医疗改革取得一些经验和做法,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通常,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有三大指标: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0岁,孕产妇死亡率18.3/10万,婴儿死亡率6.1‰,其中孕产妇死亡率指标优于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和美国差不多,但健康寿人均寿命超过美国,婴儿死亡率略逊美国。但是,美国的医疗费用投入约占总GDP 的20%,无论是总医疗费用和人均医疗费用,全部是全球第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域复杂、卫生基础薄弱,医疗经费相对不足,服务人口高达14亿。从这方面来讲,中国的医疗体制,是比较高质、高效、高性价比的。


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继续提高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确保医保池的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价值医疗”,再度引起了全社会包括医学界的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认为,价值医疗远远超出一个专门的技术,价值医疗是一个导向,是“健康中国战略”医疗领域的指挥棒,关系到中国医疗的方向。

什么是“价值医疗”?

通俗讲,价值医疗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医疗价值,被卫生经济学家称为“最高性价比的医疗”。价值医疗提倡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将患者的医疗费用、治疗效果和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考虑进来。而传统的医疗观,更多考虑的单纯疾病,而忽略了病人的社会性。医疗服务对象是一个“肺部肿瘤”,不管这个病人的年龄、性别、经济地位、职业、社会地位如何变化,治疗方案几乎是固定的。


举个例子。

一个85岁的老年病人,被穿刺为前列腺癌,需要手术治疗。医生提供了2种手术方式,“手术机器人”或普通微创手术。医生会告诉你,“手术机器人”有好处,比如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对性神经的损伤几率更小,但是比传统微创手术要贵3万元左右。

如何选择?

像这种情况下的病情告知,医务人员就不能简单地当着病人的面,要病人家属选择“最好的手术方式”还是“差一点”的手术方式。如果病人家庭经济情况很好,完全有能力自费,“只求最好”,当然会选择“机器人手术”。但是如果病人比较贫困,就需要考虑病人是85岁的老年病人,性神经的保护不是那么重要,传统的微创手术可能(理论上)出血会增加几毫升,住院时间延长一两天等因素,和额外贵3万元的医疗费用之间的取舍。价值医疗此时就会突破传统医疗“最佳、最贵”的思维。


其实,“价值医疗”(Value in Healthcare)一词最早在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就提出来了,中国政府联合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还发布了《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标志着价值医疗在中国“诞生”。


价值医疗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价值医疗强调,患者治疗总成本不但包括了医疗费用等直接成本,还包括了时间成本、精神成本、交通食宿陪护等间接成本。因此,患者总成本控制是一个综合概念,要考虑到直接与间接成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


其次,价值医疗认为,必须结合病人的社会性,确立一个病人的预期效果,预期治疗效果不仅包括病人对诊疗过程、医疗行为以及治疗结果的感受,还包含安全感、舒适感和尊严感的提升。


最后,在患者需求方面,价值医疗不仅仅是关注对身体疾病的诊治,另一方面,也致力于给予病人精神慰藉,缓解心理压力,照护患者身心康复。价值医疗核心是提倡医疗的“性价比”,其医疗支持是适宜医疗技术。所谓适宜医疗技术,就是针对病人,根据病人的需要,施与符合病人(病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经济基础等等社会性)的治疗,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精尖、高大上之类的探索性、研究性手术治疗。


确实,从医学伦理的宗旨理论出发,每个人都有得到最佳治疗的权利。但是,医疗行为的对象毕竟是社会人,应该考虑人的社会性。医生治病,治的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一种病,而是得了病的一个社会人。笔者也知道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包括技术和伦理。但许多专家认为:价值医疗,或许是接下去医疗改革的导向问题,事关重大,不得不引起公众的再次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