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的临床评价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康玮玮[1];周莉[1];刘旭华[1];赵军[1];陈煜[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有无腹腔积液、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指标,计算肝功能CTP评分并分级,同时检测患者的ICG滞留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及t检验比较ICG滞留率与CTP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结果28例肝硬化患者ICG滞留率与CTP分级呈正相关(r=0.576,P〈0.01)。CTP分级A级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范围为70%~98%,均接近正常,且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40倍;ICG滞留率变化范围为12%~54%,均高于正常,且最高值是最低值的4.36倍。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所对应的ICG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03,P〉0.05)。结论ICG滞留率可以反映肝脏储备功能,且较PTA等静态指标更敏感,但它不能反映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肝硬化 , 吲哚菁绿滞留率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