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黑变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孟荣贵[1];喻德洪[1];赵慧娟[2];吕涛[2]
摘要:
结、直肠黑变病是一种少见病.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摄入不足,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患者大肠粘膜的色素沉着可分为Ⅲ度:Ⅰ度浅褐色,类似豹皮;Ⅱ度暗黑褐色:Ⅲ度深黑褐色。组织学检查见粘膜固有层内有大量含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或散在的色素颗粒。电镜见巨噬细胞的数量及体积显著增加,胞质内含大量脂褐素,系次级溶酶体一类,形态及电子致密度不一。在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及肠壁神经丛的无髓神经纤维周围可见大量色素颗粒及巨噬细胞片断。患者多有腹痛、腹胀及排粪困难。并且结直肠黑变病患者大肠癌及息肉的发生率高,而息内及肿瘤无色素沉着。少数患者可出现低钾、低钙、低钠和假性肠狭窄而误行剖腹术。引起该病的病因与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并且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等也是引起结、直肠黑变病的重要原因.祛除了致黑变病的因素.避免泻剂的长期滥用等,可使黑变病得以减轻甚至消逝,并有可能减少部分大肠新生物的发生。
结肠黑变病 , 直肠黑变病 , 诊断 , 治疗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