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方性克汀病生态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环境与健康杂志》 曹永琴[1];王燕玲[1];窦瑜贵[1];朱小南[1];孙玮[1];郑菁[1]
摘要: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现存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患者的生态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于2011年,村-乡-县逐级查阅历史地克病病例资料,对1985年普查的历史病例进行核实和登记,同时按照《中央转移支付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的高危地区监测方案》和WS 104—1999《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搜索和诊断历史克汀病病区及碘缺乏病高危地区1985年以后出生的地克病患者,建立甘肃省现存地克病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省现存地克病病例4 715例,地克病患病率为3.74/万;6个生态类型区中,荒漠区无地克病病例,秦岭中山峡谷区和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克病病例分别占总数的57.5%和33.2%。男、女地克病例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不同生态区男性地克病病例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新发地克病7例,其中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3例,其他生态区各1例;神经型、黏肿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的地克病病例分别占58.8%,9.8%和31.4%,河西走廊戈壁区和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100%为神经型,其他生态区神经型病例比例在40%~70%之间。结论甘肃省地克病病例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分布特征不同,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同时,要考虑生态类型区其他因素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影响。
生态环境 , 地方性克汀病 , 流行学分布
下载全文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