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可以在服用后导致晕倒 你是否了解呢
统计显示,跌倒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而跌倒更是65岁以上老人的首位伤害因素。我们用于治病的药物是导致跌倒的重要诱因之一,统计分析表明,有近10种药品可以在我们服药后引发老人跌倒的跌倒风险增加,药物口服后30分钟至1小时更是高风险期。
这些药分别是:
利尿剂类降压药会导致体内钾和钠水平的下降,可能引起乏力,且患者服药后容易因尿急下床,引起跌倒。同时,服利尿剂后血容量降低,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也容易发生跌倒。建议服这类药的患者早点休息,起夜时在床上静坐一两分钟再下床,走路时放慢脚步并开灯。代表药物有: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特拉唑嗪、氨氯地平等。
降糖药服用初期,因为调整计量可能引起低血糖,并且可能造成眩晕,需要对药物品种和剂量进行调整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出现跌倒可能。例如:各种类型的胰岛素、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
抗抑郁药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这类药物阻断α受体和增加5-羟色胺而影响血压和睡眠,阻断M受体引起视力模糊、睡意、震颤、头昏眼花、体位性低血压、意识混乱,被认为是服药者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感冒药中含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成分,或扑尔敏等抗组胺成分,有可能造成嗜睡,并且由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代谢较慢,就有可能造成影响老人的情绪、速度、注意力、警觉性、认知障碍。主要体现在速效感冒药如白加黑、快克、泰诺等。
止痛药可降低警觉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跌倒。同时止痛药除鎮靜外,也有肌肉松弛的副作用,让服药者肌肉反应动作缓慢。老人服药后,尤其容易出现昏沉、神经运动功能减低,当下床、上厕所时,步态不稳再加上环境湿滑、大动作转换,更易发生跌倒。主要是阿片类药品!
抗抑郁症药如:丙咪嗪、阿米替林、阿莫沙平阻断α1受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头晕,阻断H1受体引起静、嗜睡,阻断M受体引起视力模糊等,这些不良反应导致患者跌倒。
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因机体短时间内丢失大量电解质和水,引起血容量降低,出现眩晕、头昏、站立行走不稳而跌倒。
抗组胺药(主要指抗过敏药)如异丙嗪、酮替酚、氯苯那敏(又称扑尔敏,包括含此成分的感冒类药)阻滞H1受体,导致患者嗜睡、镇静、乏力,增加跌倒风险。
抗癫痫药物:该类药物能抑制病灶区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或遏制异常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易发生眩晕、视力模糊、共济失调等不良反应,影响平衡功能和步态,易致跌倒。
这些药物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潜在危险,是不是就不能服用了呢?答案当然是是否定。我该服药一定要服药。这是因为药物对我们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为此建议:
切忌乱服药,到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药时,需告知医生、药师正在服用哪些药物,避免重复拿药,更要避免同时服用多种易导致跌倒的药物。
避免使用不适当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适应证,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如失眠症状不明显时,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进行改善;凡容易引起跌倒的药物应当慎用,必须应用者则尽可能减少使用剂量,从小剂量开始给药,并密切观察、缓慢增量。
就医时,老年患者及其家属,要仔细聆听医生、药师的用药指导,仔细阅读药袋及用药标签上用药的注意事项、服用时间及副作用;遵医嘱用药,避免误服或多服。
服用某些药物或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不要随意服用。
如果朋友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健康扶贫的意愿或资源,请和我们联系。2017年儿童先心病义诊和唇腭裂活动,我们正在广泛征集合作区域,为了孩子的“心”跳动起来,为了让悦耳的笑声传的更远请与我们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