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健康与否,真的关你"屁"事~
俗话说“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说明放屁是人们日常的生理活动之一,是最平常不过的行为了。我国中医医学中将放屁称为“下气通”,往往提示患者病情的缓解及预后的改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胃肠专科副主任于涛指出,放屁是个复杂的过程。有没有屁放、屁多还是屁少、放屁臭不臭均是反映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留意。
人为什么会放屁?
于涛介绍,人在进食各种食物后,随着食物在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一些肠腔内的食物成分会与本来定植在肠道的菌群相互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并在肠道规律蠕动的推动下到达直肠,由肛门排出体外,这就是所谓的放屁了。不难看出,在这一过程中消化道的通畅性、胃肠的蠕动状态、饮食的成分、消化吸收的水平及肠道菌群的情况均可以影响放屁。有时放屁过多往往是吃了较多的淀粉类的食物,比如红薯、土豆,或者洋葱、豆制品等。
因此,饮食结构中有导致放屁增多的成分时,应当减少淀粉类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蔬菜、水果类食物,饮食达到平衡,自然能减少屁的产生。
长时间没屁放非好事
于涛指出,长时间放不出屁往往会引起腹胀,说明人体可能存在严重的问题。问题一般是由胃肠道阻塞或蠕动障碍导致的。例如无肛症的新生儿会由于排气的出口发育异常没有屁放。由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或消化道肿瘤等各种原因引发的肠梗阻也是无屁可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情况下肠道内的气体不断产生,导致明显的腹胀、腹痛,甚至呕吐,但由于肠道本身的闭塞无法向下排气,自然就形成了肠梗阻典型的“痛、吐、胀、闭(肛门无排气、排便)”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停止进食、喝水,更加不要以为是便秘,自行服用泻药,一定要及时就诊。
如何少放臭屁?
屁的臭味也是提示机体健康状态的一个有用的指标。较臭的屁可以是由于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潴留,没有及时排出,提示应该去排便了。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屁的成分发生了改变,具有臭味的成分增加,这往往提示饮食结构异常或消化功能不全。引发臭屁的气体大多由未及时吸收的蛋白质食物成分分解产生的,因此,应该减少过多的动物蛋白(鸡、鸭、鱼、肉)及蛋的摄入。同时,也应该注意胰腺疾病、消化酶分泌调节紊乱等消化功能减低所致臭屁的可能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由于胰腺萎缩,产生的各种消化酶不足,就可以引起脂肪泻及臭屁。
于涛强调,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建议少量多餐,杜绝暴饮暴食,尽量细嚼慢咽,不要吞下太多的空气,而容易产气的食物要避免过量食用。如果屁多,适当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改变肠道细菌结构,可减少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