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国医书院在扬州开园!千年古城与中医文化完美结合

县域卫生

如果说,江南藏着中国人最后的水墨梦,4月的扬州,便是阐释这“梦里江南”最好的映照。“烟花三月”的扬州,有烟雨朦胧,也有花团锦簇;有落红拂柳,亦有娴静雍容。正所谓“春风十里扬州路”,“人生只合江南老”!

 

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开园

就是在这样一番迷人的景致中,沉淀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精髓、即将作为传承国医大师宝贵经验基地的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在众多人的殷殷期盼中,孕育而生,于4月13日正式开园!

用扬州国医书院院长、国医大师王琦的话来说,“这是我们这些国医大师多年的心愿,希望有这样一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医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中医学术交流的高级平台,来传承、研究、教育、转化我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现在,终于得偿所愿!


开园当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江苏省副省长蓝绍敏,包括中国工程院韩德民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内的六位院士、七位国医大师,以及来自全国的二百余位中医药大学校长、副校长、中医院院长、专家、健康产业及社会各界代表,一起见证了这一时刻的到来。


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策划人、执行院长崔咏梅介绍,国医书院将以“兴国学、育国医、传国魂”为办院宗旨,设立了国医学堂、博物馆区、藏书阁、阅览区、书画区、茶道等区域,成为中医各界人士传承教育、研修经典、修心养性的核心基地。


王国强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书院开园表示祝贺!他说:“书院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此次扬州以建立国医书院的方式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学术、培养中药人才,是应时之需。希望扬州国医书院以及未来其他地区创新成立的国医书院,都能成为国家级的,真正赋予内涵的平台。”

 

中医文化不仅是形式更是内涵

崔咏梅介绍说,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则以中医体质辨识为核心,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人体进行精准评估,制订个体化调养方案,运用中医各种技术与方法,进行干预调养。“融入了扬州历史景观和文化元素,更承载着中医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是形式与内涵并存的代表。”崔咏梅说。


 园区目前设立了评估区、干预调养区、运动休闲区、药膳区、颐养等区域,为国医大师、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休闲养生的场所。

王国强希望,扬州国医书院暨国医养生院所创立的模式、理念、技术、方法,能够通过更广泛的基层来学习、传授、应用。“书院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个别人服务,要将中医药的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和现代临床理念相辅相成,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更好地造福人民健康。这也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健康规划纲要》指导性意见的重要途径。”


师承教育抓好四方面工作

国医大多年宝贵临经验传授研习的基地,扬州国医书院在未来中医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也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州国医暨国医养生院开园同开幕的“中医药传承教育高峰论坛”上,如何做好中医文化的继承发扬,也受关注。


“近年来,中医药在全世界备受瞩目,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 展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人才队伍建设也有重大进展,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王国强指出,但他依然对中医药领军人才的缺乏表现出担忧。“目前人才培养,特别是符合中医药发展、遵循中医药规律、掌握中医药精髓的人才的缺乏,特别是领军人才的缺乏,是当下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所在、瓶颈所在。”

因此,王国强认为,当下,围绕传承教育,应首先抓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贯彻《中医药法》,加强人才培养。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结合。


第二,聚焦高层次,打好组合拳。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在传承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完善各级褒奖激励机制,成为滋养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第三、构建新机制,打造新模式。制订关于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文件,明确中医药师承教育定位、形式、作用、保障,建立师承教育的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评审制度,形成层次清楚、类别多元、多方参与的中医药师承机制。


第四、对接新需求,释放新活力。 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尽可能把国医大师的学术经验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品、健康技术、健康服务。多在重大疾病诊治、中医药健康产品的研发、疾病预防康复上下功夫。“让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健康的责任人和养生达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王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