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丨日短思念长。今天的饺子,是幸福的仪式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左河水《冬至》
“冬至大如年”。公历2018年已堪堪进入尾声。作为公历日历上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冬 至 由 来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这一天“冬天至此而极也”,所以叫“冬至”——过了这个节,白昼一天就比一天长,天地间的阳气就一点点生发了,新的春天、新的生命也会开始孕育生长。所以,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人们心目中的大吉之日。
冬 至 三 候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角脱落。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历 史 沿 革
这一最早被先民制定出的节日,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之盛典。先民们把“冬至”视为一年之岁首,在《周礼》中定下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
汉代,冬至被列为“令节”。文学家蔡邕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四民月令》云:“进酒肴,及渴贺君师耆老,如正旦。”
唐宋时代,冬至与“岁首”并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农、备办饮食,享祀先祖……一如年节。”
▲九九消寒图。(民间流行的冬至日活动之一。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
明清时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以求相见或表示祝贺)。
鉴于历史沿革和民众“冬至大如年”的心理影响,辛亥革命后为顺应民心,曾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人们还将冬至前夜称为“冬至夜”,过去的常武地区还有“家家例宴饮、并享祖先”、吃汤圆、食印糕等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革,冬至的传统习俗正在不断变异和淡化,但是人们至今仍常以时日的晴雨来预测年内气候,“干净冬至邋遢年”、“晴到冬至落到年”等谚语至今一直流传。此外,“冬至大如年”的观念也还深深地留在比较年长的中国人脑海里。
冬 至 情 思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在北方,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老辈们常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幼时对此不解,长大后才知道,这种习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动人传说。
相传一年冬季,东汉神医张仲景看到不少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自己研究了一味药,并在冬至节那天舍药为百姓医治冻疮。他在面皮中包上一些祛寒的羊肉、胡椒、药材等,并取名“娇耳”。人们食用了神医研制的“娇耳”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耳朵上的冻疮也渐渐都治好了。这个“娇耳”,就是后来我们常吃的饺子。中国人向来极重恩情,冬至吃饺子,相传就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德。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与北方人不同,冬至节的吃食,南方人更钟情于汤圆。南方地区汉族民流传着一句谚云:“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了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团圆的概念根植人心,也由此而衍生了重要的节气食物——汤圆。这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滚滚的甜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在这一天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
虽然,各地的习惯风俗不同,但人们内心的期许却是相同的。无论是饺子、馄饨,还是汤圆,人们寄托于其间的这份期许,有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团圆”。
在日子过得飞快、生活已越来越缺乏仪式感的当下,你还记得小时候母亲端给你的那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吗?
今日冬至,无论你是漂泊异乡,抑或是离家很近,暂时放下手中的忙碌,给远方的亲人捎个问候、陪家人吃顿小小的团圆饺子,在这个阳气初生的吉日里,向未来投递一份带有仪式感的期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