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全程:建成六大区域医疗中心,疑难杂症不用跑省外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向善向上。3月10日下午,在北京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全国人大代表、省卫计委主任阚全程做客《总编有约》,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健康扶贫等社会关注的问题,逐一进行回应。
“健康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有四个新提法
阚全程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健康中国”方面有四个新的提法。
一是提到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二是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三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四是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
这些都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对河南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肿瘤的高发大省。加大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科研投入,能弥补在这方面的短板。在扩大医疗领域开放方面,这几年河南在建平台引人才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力度还不够。
在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方面,河南的差距就更大。按照健康中国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每万人要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到2030年,每万人口要有5名以上的全科医生。现在目前河南省全科医生是9483人,差距比较大,计划每年要培养4000人,来满足这个要求。
在跨省异地结算方面,河南刚开始实行,目前全省有2600家医疗机构扩大医疗结算,但是基层医疗机构还没有加入,报告里提出要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全部建成
阚全程说,河南是个卫生大省但不是强省,在疑难重症救治能力、科研能力、人员培养、对外开放等方面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省委、省政府结合河南医疗卫生现状和多发病的实际情况,启动实施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包括:心血管医疗中心、肿瘤医疗中心、儿童医疗中心、脑血管医疗中心、器官移植医疗中心和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目前总体进展顺利,按照要求,将在2020年全部建成。
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主要是建平台、引团队、提升管理、完善机制,目前按照这种模式,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挂牌开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正式运行。脑血管病中心正与北京天坛医院进行协商,器官移植中心与上海仁济医院在协商,中医骨伤中心正与北京中医院协商,肿瘤中心正与中科院的中医院协商,均有望很快落地。
六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后,将对河南的医药卫生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能大大提高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目前我省的病人外转率还有20%,每年有10万人到外就医,增加了就医成本。这些中心建成后,就能有效地降低病人外转率。除此外,还能辐射带动其他学科以及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在科研能力创新、人员队伍培养、对外开放方面都使河南医药卫生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年内,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
阚全程介绍,在推进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同时,河南还将在强基层、补短板上下功夫。
一方面,我们基层医疗卫生在硬件基础设施上有短板。目前,全省,三分之一的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都还不达标,部分县级医院跟要求有差距。县级医疗机构要继续争取国家的支持,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主要靠省内投入来解决。目前河南制定了三年计划,三年内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达标。
另一方面,就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短板。主要是医生数量不足、能力不强,河南从2016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基层的“369人才培养计划”,就是用3种途径、6年时间、9种办法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是河南省的一个亮点。
今年我省又推出了等额对调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县级和乡级对调,如果乡卫生院派一名医生到县医院去学习进修,县医院就派一名医生到乡卫生院工作。同样,市级和县级对调,省级和市级对调,也采用这种等额对调模式。来缓解基层医卫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基层诊疗水平。
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报销比例可达85%
健康扶贫是今年河南卫生事业的一个重点。
阚全程说,目前统计数字显示,全省有贫困人口221万,因病致贫致残和因病返贫占61%,将近135万,健康扶贫的任务非常重。河南主要围绕让困难群众能看上病、看好病、看得起病和少生病这几方面来抓落实。
看上病、看好病就是要提升基层的软硬件。看得起病,河南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之外,又增加了困难群众的大病补充保险,加起来后报销比例达到了将近85%。同时,今年河南要联合人事部门出台一个新的政策,困难群众在门诊看15种慢性病和25种重大疾病时,报销比例也能达到将近85%。
同时,河南将在医疗机构内部,进一步推行按病种付费,加强管理,降低就医费用。还将结合乡村振兴计划,加大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加大健康卫生的宣传力度,让群众少生病。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