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千篇一律!如何让夜校别具一格?昌职院有feel style!
夜校变身“创业园” 群众走上“致富路”
“走,快到夜校学习去,你看夏新华通过夜校学习都开砂锅店了,而且生意特别好,祖丽菲娅·吐尔逊也通过学习找到了工作,听说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呢。”这是奇台县古城乡果园村农牧民群众饭后茶余谈论最多的话题。
奇台县古城乡果园村人均耕地少,村民靠土地很难再大幅度增收,昌吉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院后盾作用和行业优势,让村民通过夜校学政策、学语言、学技能,扎扎实实学习真本事,真正让夜校变身“创业园”,让村民依靠劳动技能走上增收致富路。
后盾发力 夜校阵地强起来
“现在我们的夜校越来越好了,有宽敞的教室,完备的设施,专业的教师,课程都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很实用。”村民祖丽阿娅·麦合木提高兴地说。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老师为村民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开设特色种植技术培训班
为保障“农牧民夜校”教学活动场地,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投入资金近20万元,在果园村建成1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人听课的标准教室,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硬件设施。同时结合远程教育站点,挖掘一室多用的功能,依托互联网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开设“红色影院”“卫星课堂”等学习专题,最大限度满足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课程的多样性与教学资源的时效性。
与此同时,将“互联网+”模式运用到“农牧民夜校”中,开办“qq夜校群”“微信夜校群”等“空中课堂”,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光盘、微视频等资源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技能培训和生活常识普及,将播放点建设成为学习知识的“加油站”、实现就业的“传授站”、丰富生活的“娱乐站”。果园村“农牧民夜校”不再局限于课堂,还将教学阵地延伸到了田间地头、乡村院落、覆盖到人,使夜校“小阵地”发挥出大作用。
果园村党总支书记、夜校副校长艾尼·乌拉英说:“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给我们建了这么好的阵地,我们一定要用好,组织好村民参加夜校,让大家学技能,‘富脑袋’。村民们每次上完课都说夜校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还能相互学习,促进交流交往,希望夜校一直开办下去。”
综合施策 师资队伍壮起来
今年48岁的村民夏新华一回到果园村逢人便说:“这个夜校办得好,专业老师讲得好,我每天都有钱进帐,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知识就是财富。”原来在2017年,工作队调用师资库中的学院专业烹饪教师,在果园村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厨师烹饪培训班,夏新华就参加了此次培训,学到了椒麻鸡、砂锅、丸子汤等12种特色菜品制作烹饪技能,并在县城开了一家砂锅店,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经营,现在每个月的纯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
在工作队开办的糕点培训班上,学员们记录下自己成功制作糕点时的喜悦
为确保“农牧民夜校”授课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从学院相关专业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一支固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前往果园村进行授课。同时,整合当地力量,着重从村干部、致富能手、示范户、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中精心挑选出有一定特长或技能的人员,组成涵盖党建宣传、政策法规、急救知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乡土人才”教师队伍。培训内容根据村民现实需要制定培训“菜单”,分类设置课程,并进行预告公示,全方位为村民提供“点菜”式服务,做到“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截至目前,果园村“农牧民夜校”师资库教师达100余人,集中授课70余场次,受益人群3800余人次。
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王兆宏说:“在培训中我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学,让村民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本领、掌握技能,本村的‘土专家’充分发挥作用,给村民讲方法、教技术、传经验,切实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培训也迎合了村民的‘味口’。”
多轮驱动 致富路子宽起来
“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工作队,我现在每个月能拿到2500元的工资,生活开支不发愁了。”果园村村民祖丽菲娅·吐尔逊高兴地说。
今年32岁的祖丽菲娅一直闲在家,以前找过几次工作,但因为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通过参加工作队举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现在她可以用普通话流利地交流,还在县城的餐厅找到了第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此外她还带着3个邻居姐妹在饭馆找到了工作。
饭馆生意红火,
夏新华为前来就餐的顾客服务。
祖丽菲娅·吐尔逊(右二)与其他找到工作的三姐妹相互鼓励打气
果园村富余劳动力中大多不会说国家通用语言,影响了个人就业和家庭致富的机会。昌吉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找准问题“根源”,将国家通用语言作为夜校的教学任务,授课老师从村民应用实际入手,精心准备授课教案,在每次的教学课堂上都设计穿插现场问答、互动交流、口语比赛、小结测试、唱红歌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对学习进步快,成绩优异的学员发放奖品进行鼓励,对学习进度慢、掌握知识水平差的学员一对一的“开小灶”,帮助复习指导,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力争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基本掌握语言技能,真正成为他们致富路上的“敲门砖”。
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上,授课老师为学员作辅导
果园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马瑞说:“通过‘农牧民夜校’,像夏新华、祖丽菲娅·吐尔逊等一批村民受益,她们成为村里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通过知识和技能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这也增强了村民的信心。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在配强师资力量、丰富培训资源、创新教学形式上下功夫,让‘农牧民夜校’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快捷‘通道’。”(昌吉州“访惠聚”办公室 刘振、 李凯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