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创新型医、康、护、养服务模式,让居民在家享受医院专业级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面对老年人疾病的产生、生活质量的下降、精神的焦虑,很多年轻人往往束手无策,感觉“压力山大”,在碰到这样的难题时怎么办?
在广东省中医院建院85周年之际,医院向群众放送惠民福利。11月15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医养结合研究院主办,小康家护承办的“中医特色医养结合居家康护社区行暨服务成果巡展”活动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健康广场举行了启动仪式。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总结医养结合研究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更加广泛地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吸引社会上更多力量支持医养结合发展,共同为推动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积极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惠及更多老百姓,增强群众获得感。
广州市民政局巡视员易利华,市民政局福利处处长陈忠文,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向东,市卫生计生委计生和家庭发展处主任科员龙华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原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黄慧玲,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市慈善医院医养结合研究院院长杨志敏,以及荔湾区民政局、卫计局,荔湾区东漖街、海珠区沙园街街道办等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活动。此外,省老龄产业协会、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均派出专家代表参与活动。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数161.8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03%。全市11个区中有8个区老年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人口老龄化率超过20%,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情势严峻。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纳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精神,近年来,广州市民政局以及其他各部委大力推进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致辞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陈达灿介绍,“2016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率先开展中医特色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医院-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中医特色医养结合居家康护服务模式,打造了政府、医院、社会共同参与的医养结合联合体,服务群众超过9000人次,其中提供社区宣教及康复护理服务8000人次,专业康护人员培训1000人次;共举办各类社区健康日活动100余场,走遍广州市11个区,20多个街道,开展讲座,居家培训,社区宣教等覆盖居民3万人,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这说明了中医药学这个中华文明的瑰宝,在助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方面大有可为。”
海珠区沙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黎广淮介绍工作经验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海珠区沙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黎广淮分享了沙园街的医养结合工作经验。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广东省中医院联合开展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服务试点,为常住长者提供中医特色健康监测和评估,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中医特色理疗,健康资讯和宣教等服务,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真正做到把医院的专业护理送到家,以此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减少医院往返次数、社会性住院,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属和社会负担。截至目前,服务试点为街道居民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超2000人次,并与其他养老服务资源如社区卫生中心、社工组织、养老机构等形成了紧密合作,共同打造社区居家养老平台,推动中医特色医养结合居家康护服务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10多种中医药健康居家养老服务包惠及百姓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州市慈善医院医养结合研究院院长杨志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东省中医院及研究院先后承担第四、第五届广州市公益创投项目,进行中医药健康居家养老服务包的研究开发。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居家养老康复护理服务内容、标准和流程,方便老年人足不出户即能解决部分健康保障问题,将医养结合延伸到居家养老,减少老年人发病率、就医率、再次住院率,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获得感。
据悉,研究院目前已经研发了10多种中医药健康居家养老服务包,涵盖了中风或偏瘫后功能康复、褥疮护理、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康复、各种管道护理、进食(吞咽)护理等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术后康复患者常见的健康促进问题。
现场还举办了中医特色医养结合成果展,现场划分为医养结合居家康护服务成果展示区、医养结合政策咨询区、中医特色护理义诊及疗法体验区、居家康护互动游戏区4大板块,吸引了近300名居民前来参与。
在互动体验区,广东省中医院还将重要研发成果——中医药健康居家养老服务包转化为“护理义诊体验”及“中医特色疗法体验”,让广大群众可以亲身体验医养结合居家康复护理服务,亲身体验耳穴贴压、铜砭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
文字/李雪、邓可 摄影/吴远团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