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了,记得做好这件事,不然得等一年……

制药网
导读

“三伏灸”又称三伏贴,根据“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于一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用特定(自制)的中药敷贴于人体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保健疗法。主要适应者大多为老年人和儿童,对治疗常年反复感冒鼻炎支气管哮喘、风湿骨病、肠胃功能絮乱等疾病有积极的效果,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

小编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针灸专科了解到,三伏天灸贴药将于2017年7月2日开始。

图文无关,仅为配图

为什么要选择三伏天进行贴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针灸专科主任易伟民副主任医师解释,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传统理论,天灸的时间多选在每年的夏季“三伏”天和冬季的“三九”天,也因此被称为“三伏灸”和“三九灸”。

在中医《内经》书中提出:天人是合一的,古人认为夏至日“阳气之至极,阴气之始生”。自然界如此,人身也如此。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此时阴气萌生,就意味着阴气将一天天增加,阳气将一天天减弱。

对于冬季患病的人来说,本身为阳气虚弱,发展至冬天则会出现阴寒内盛,从而产生疾病。而在引起伏藏之时就采取治疗措施,“抑阴扶阳”,把“冬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

而三伏天往往又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此时氧气最为活跃,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这样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使药物直达患处,从而充分发挥强壮阳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治愈或减轻了“冬病”。

同时,伏天皆属庚日,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熙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加之精心选取有温中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经及督脉腧穴进行贴敷,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因此三伏天又是治疗各大系统疾病的最佳时期。而在三九天,阳气收藏于人体内,此时却是各类呼吸疾病的好发之时,三九天灸可以借药物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减少疾病的发作。

天灸疗法的治疗作用

经现代实验研究证实,天灸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皮质醇显著提高。穴位贴药通过刺激穴位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肺部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直接和间接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加抗病能力,对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尤为有效。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原标题:“三伏天”做好这件事,以后少跑医院!错过又得等一年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