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治疗的「前世今生」
对甲减的早期观察
1850 年,伦敦医院一位外科医生发表了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
托马斯·布利扎德·柯林
在这篇文章里,柯林描述了两起罕见克汀病病例,之所以说罕见是因为这两起病例均没有甲状腺,一个是 10 岁小女孩,一个是 6 个月大女婴。
10 岁那个小女孩严重发育不良,身高只有 76.2 厘米,表情呆滞,几乎没有运动能力,也不会说话;6 个月大那个女婴身体虚胖,表情呆滞,脸大头小,前额十分靠后,舌厚大,且从嘴里凸出来。
不久,两者都去世了,死后尸检结果显示,她们两个都没有甲状腺。
柯林表示,他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记录,记载有人体甲状腺缺失的病例, 他提出,克汀病可能与甲状腺缺失有关。
然而,他的观点并未引起重视。直到 20 年后才有另外一篇论文再次谈到这个话题。
1871 年,英国医师法格提出,散发性克汀病可能与甲状腺功能缺失或丧失有关。
当时的散发性克汀病按现在的诊断就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威廉·盖尔
接下来要提到的是英国医师威廉·盖尔。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把他作为描述甲减重症黏液性水肿的第一人,他在 1874 年的一篇文章里把黏液性水肿描述成「成人的克汀状态」。
威廉·奥德
1878 年,英国医师威廉·奥德发明了黏液性水肿这个术语,并发表了黏液性水肿病人的第一张图片。
1883 年,在读一篇关于甲状腺摘除的论文时,瑞士外科医生特奥多尔·考科尔想到了他的一个患者独特术后过程,于是他对在他那里做过甲状腺手术的病人进行了跟踪观察,立即观察到部分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和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过程的不同,并指出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症状与克汀病患者症状十分相似。
特奥多尔·考科尔
1909 年,因其对甲状腺的治疗、生理学与病理学研究,特奥多尔·考科尔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外科医生。
维克多·霍斯利
这里还要提到英国神经外科医生维克多·霍斯利,他是研究甲状腺功能的先驱之一,认为克汀病、先天性或后天性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切除后黏液性水肿都是由甲状腺功能停止引起的。
对于克汀病,虽然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但可以说克汀病是继发于发育关键阶段缺乏甲状腺激素的最极端临床表现。
散发性克汀病主要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引起,而地方性克汀病则是由于某一地区自然环境中严重缺乏微量元素碘而引起的,通常伴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现象。
地方性甲状腺肿、甲减与碘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硝酸钾制造火药。当时法国第戎的制造硝石商人、药剂师贝尔纳·库尔图瓦正在利用海草或海藻灰的溶液,把天然的硝酸钠或其他硝酸盐转变成硝酸钾。
1811 年,他发现盛装海草灰溶液的铜制容器很快就遭腐蚀,于是他进行了研究。他将硫酸倾倒进海草灰溶液中,发现放出一股美丽的紫色气体。这种气体在冷凝后不形成液体,却变成暗黑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结晶体,这就是碘。
在碘被发现后,很快就有猜测认为,碘可能对甲状腺肿有预防作用。
威廉·普鲁特
1816 年,英国化学家威廉·普鲁特勇敢地在自己身上试验了碘的毒性,并且应用它成功地治疗了甲状腺肿。
科恩德特
1820 年,瑞士医师科恩德特在法国进行了关于碘酊的系统研究,并尝试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取得了不错效果。
布鲁斯·辛高特
法国矿业工程师布鲁斯·辛高特在游历南美时发现,在饮用水里富含碘的地方,没有看到甲状腺肿的现象,而在饮用水里缺乏碘的地方,经常看到甲状腺肿的现象,在人们从缺乏碘的地方迁到富含碘的地方后,有的甲状腺肿消失了。于是,他在 1833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碘盐能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
阿道尔夫·查廷
1851 年,法国化学家阿道尔夫·查廷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甲状腺肿可能与碘缺乏有关的观点。
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三个地方的实验表明,服用碘治疗甲状腺肿效果喜人,5000 名患有甲状腺肿的儿童在服用碘后,4000 名得到治愈或「有明显改观」。
甲减的治疗:
从动物甲状腺提取物到合成制剂
在人类治疗甲减的历史上,有几个人不得不提,其中之一就是英国内分泌学家乔治·穆雷。
乔治·穆雷
1891 年,乔治·穆雷首先应用羊的甲状腺提取物治疗一个严重甲减伴黏液性水肿的女性患者,并获得了奇效,这是临床记录的世界首例取得成功的甲状腺替代疗法,这位女性患者靠这一疗法多活了 30 年,一直活到了 74 岁,这在当时也算长寿了。
尽管乔治·穆雷的这一疗法当时并未得到主流医学界的支持,但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
那么,到底是甲状腺提取物中的哪种物质起到了治疗甲减的作用呢?
1896 年,乔治·穆雷概述了当时治疗甲减的现状,重申黏液性水肿是甲状腺体功能丧失的一个症状,是可以治愈的。乔治·穆雷的这一论断是人类治疗甲减历史上一个里程碑。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1914 年美国化学家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结晶了一种后来被命名为甲状腺素(thyroxine,T4)的物质,这一结晶物含碘量为 65.3%,是人类历史第二个被分离出来的激素。
不过,当肯德尔再重复这一流程时,却没有分离出任何晶体。他又花了 15 个月时间,才一步步把流程搞清楚,并最终提取出了 33 克晶体物质,为甲状腺素的生理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
查尔斯·哈灵顿
接下来可能是因为一战的原因,直到 1926 年才由化学家查尔斯·哈灵顿确定了甲状腺素(T4)的化学分子结构。
T4 结构
次年,查尔斯·哈灵顿与英国化学家乔治·巴格成功合成了甲状腺素。
虽然在上世纪 30 年代,临床上已开始使用合成甲状腺素,但直到 1949 年才实现商业化合成甲状腺素。
T3 结构
1952 ~ 1953 年期间,生物化学家杰克·格罗斯和罗萨林德·皮特-里弗斯成功发现、分离和合成了另一种活性更强的甲状腺素,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至此,甲状腺素的组成得到阐明。
目前普遍认为,尽管 T4 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外组织主要为 T3 与其核受体结合。
当前,左甲状腺素(L-T4)是治疗甲减的主要替代药物,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外源的甲状腺素 ( T4 ) 在外周组织转换为活性代谢产物 T3。
幸运的是,现在人类不但已经弄明白甲减的发病机理,而且还发现了甲减的治疗方法。
在此,向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为甲减治疗作出贡献的人致敬!
参考来源:今日医药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本
微信公众号
免费咨询热线:8008308158(周一至周五 9:00-17:00限座机拨打)
注明:本公众号内容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整理转载的目的是用于疾病常识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我们的整理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个工作日内改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