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糖尿病患者五大运动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浦东卫生计生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从日常生活上对自己进行健康管理,“管住嘴,迈开腿”其实不止对糖尿病患者,也是对所有健康和亚健康人群都适用的健康法则,但是,在“迈开腿”的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经常会走入一些误区。


今天小卫就来带大家看看有哪些运动误区!





家务劳动能代替运动锻炼?


  很多人认为“每天拖地、洗碗、洗衣服很累,已经得到了锻炼,不需要其他更多锻炼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绝不能用家务劳动来代替体育运动。家务劳动虽然烦琐、累人,但实际上消耗的热量是很少的,属于一种轻体力劳动。很少有人能通过家务劳动得到减轻体重,抵抗疾病,延缓衰老,强身健体的效果的。


  而体育锻炼则不一样,它对人体各器官的锻炼要比劳动的作用要大得多。特别是有意识的多样性的体育活动,能使全身各部位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人体各器官机能的潜力充分发挥,因而对人体锻炼作用更大。





想运动就运动,不想运动就不运动?


  运动周期不规律,或者仅在周末进行突击锻炼,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害无利。不规律的运动仅有助于运动前一餐的餐后血糖控制,而对其它时间的血糖毫无作用,血糖控制也就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而规律运动则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同时规律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维持体重;增加肌肉能量,减少并发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糖尿病之日常生活一般应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进行锻炼,甚至可以天天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效果更为理想。





运动强度越大,对糖尿病越有益?


  一些患者急于减轻体重,认为剧烈运动可多消耗能量,达到减肥目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


  同时,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酸性产物,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葡萄糖利用率增加,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


  一般以每次运动30—60分钟,运动后微出汗,有轻度疲劳感但不气喘吁吁,运动中心率达到(170-年龄),比如60岁的人,运动心率约为170-60=110次/分钟左右的锻炼才安全有效。运动形式包括快走、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





晨练比暮练更好?


  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晨练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选择早晨空腹锻炼。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应有所选择。早晨起床时,人体已经七八小时没有进食,血糖处于一天的最低点,这时候进行运动,会导致血糖更低,而糖尿病患者本身对血糖比较敏感,此时运动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空腹运动时,体内能量主要靠脂肪分解,在没有糖的情况下,脂肪不容易充分燃烧,会产生不完全燃烧物——酮。同时,肌肉会分解肌糖原以供需要,由此可见,空腹运动虽然可以减肥但同时也在消耗肌肉,造成肝脏负担。所以最佳运动时间,应在进食半小时后进行,应避免空腹和注射胰岛素60~90分钟内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运动时要克服身体各种不适和痛楚坚持下去?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错误概念。如果在运动中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低血糖,应立即中止运动,服下随身携带的甜点或食物,休息数分钟低血糖可能有所缓解,如果十分钟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根据自身情况继续服用食物或通知身边人,必要时应到医院进行诊治,尤其是老年人。强行继续运动常会招致不良后果。











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新作为”,以特殊精神状态作出特殊努力!


本文来源: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们“浦东卫生计生”公众微信,每天都会有准确、精彩的健康资讯推荐到大家哦!




小卫和小薇,祝您健康每一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浦东卫生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