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中医节令养生】之立秋

章丘中医院


1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一节三侯   各有讲究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8月8日,是立秋节气。此时正值“秋老虎”发威的时候,早晚的气温有所降低,但是白天依旧炎热。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冷热变化快,人们易生病,俗语有“多事之秋”的说法。那么,立秋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


1

衣食住行 顺应天时

中医养生是“天人相应”,即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统一,养生也必须符合大自然规律。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

“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当天气骤然变冷时,适当地增衣是必要的,否则不但不能预防疾病,反而会招灾惹病。“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秋冻”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晚秋可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但要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

当然,“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可引申为秋季的一种养生法则。例如睡觉时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津。


“立秋”,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秋来。可是此时,阳光仍炙烤着大地,暑气还未消,中医认为此时还属于“长夏”。但是,人应该顺应自然节律养生,到了立秋,饮食也可跟着稍作调整。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与季节是相配对的,秋季主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立秋养肺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秋瓜坏肚”,对西瓜等宜少食,以免损伤脾胃。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而早起适量的运动,又可以保持一天好的心情,良好的情绪,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要合理安排个人起居,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和对“秋老虎”的抵御能力。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等疾病。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进脾气运化,改善胃口。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即运动量不宜过大,户外运动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如此,才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